中德现代农业示范农场初现成果
7月20日,“中德现代农业示范农场2012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亮马河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中国农业部、德国农业部、中德企业代表、丹麦、捷克、赛浦路斯大使馆代表、以及来自各协会、高校及20多家媒体共80余人应邀出席本次活动。
中德现代农业示范农场是由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食品、农业与消费者保护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共同合作的项目,项目投资共220万欧元。该项目由GFA咨询公司统一协调,德国农业协会(DLG)和AFC国际咨询机构联合执行。中方提供1,000公顷的试验土地和农业生产投入,德方提供农机设备与技术。商业合作伙伴克拉斯公司(CLAAS)、雷肯公司(LEMKEN)、格力莫公司(GRIMME)、莫克公司(RAUCH)和莫纳森公司(MONOSEM)等农机企业提供项目所需的联合收割机、气力式播种机、拖拉机和喷雾机等农机设备等。项目自2008年运作以来,已经在2010年中期评估中成功获得第三方认可,并决定延期一年至2014年。培育作物也从大豆和春小麦扩展到大豆、玉米、土豆、油菜等品种。
本次新闻发布会上,由中德现代农业示范农场德方场长Horst Bunge(布恩格)先生重点回顾了项目运作至今所取得的喜人成果。首先,中德双方人士精诚合作,以示范农场为平台,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交流与合作。不仅举办中德专家知识经验交流会、学术研讨会,还邀请中方人员、相关工作人员前往德国考察、实习。同时,该项目还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高校进行科研合作。其次,中国土壤与德国农艺技术、农机应用相互磨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耕作方式。采用科学合理的耕作流程、施肥方式、精确播种技术及植保技术,不仅提高土壤养分及储水能力,还能优化出苗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单位生产率。科学的方法需要技术及优质的物质资料支持。为此该项目采用了德国拜耳公司和巴斯夫公司的农药,以及KWS公司提供的出苗率高、产量高的优质种子。硬件上,先进的德国农机在实践中能够有效节约人工成本,提高耕作效率,其配备的车载电脑远程通信系统,使耕作更为精准。尽管其设备成本较高,但在后期维护、油耗、耕作效率上优势明显。最后,“示范农场”作为中德在农业领域的一次合作,始终务实的强调其普遍的“示范”意义。因此,该项目每年七月举办“田间日”活动,对公众开放。中德专家聚集在田间地头,向观众展示不同耕作方式、技术下的对比试验结果,并亲自演示德国农艺技术及农机的使用。项目不仅在当地示范,更在整个中国进行巡回演讲与技术培训,已在哈尔滨、银川、南京、辽宁、山东等地成功举办,并与当地农机、农艺专家热忱探讨。
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下最佳的现代农机作业道路是“示范农场”一贯坚持的目标。而目前农业的趋势是农产品价格下降,生产资料价格上升,这迫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强调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土壤质量、种子品种及质量、播种方法等需要科学的方法。此外,还要投入先进的农机设备及植保措施等。重视保持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养分及酸碱度,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与积累,但重视根本即是坚持可持续农业发展,这也是满足不断上升的物质需求与相对下降的耕地面积的必然选择。
中国农业部政府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肯定了中德现代示范农场取得的成果,并期待“示范农场”真正起到示范意义,将成功模式应用到其它省份,并且希望中方能够掌握农场管理方法及耕作技术,以期项目结束时中方能够顺利独自接管农场的日常经营。此外,德国农机企业格力莫(中国)总经理Sandra Lutz女士,代表五家项目合作农机企业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德国农机设备的优势和每家公司的核心设备。通过“示范农场”项目,已使更多的中国客户了解到德国农机的魅力,同时促进了中德企业间的合作与洽商。
中德双方在积极推动农业合作、科技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交流。目前,项目地区的很多青年积极学习德语了解德国文化,同时也有很多德国实习生加入到该项目中,不仅在中国的土壤上做农业试验,也学习当地文化,了解中国。该项目所点燃的更多实际意义将在今后逐渐显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项目,精彩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