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农业协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8号亮马河大厦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中德作物生产与农业技术示范园”第四届“田间日”活动将于2018年5月29-30日举行

来源:德国农业协会 时间:2018-03-30

2018年5月29-30日,“中德作物生产与农业技术示范园”(DCALDP)第四届“田间日”活动将于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苏垦农发黄海分公司举行。本次“田间日”活动不仅规模空前,形式也将更加新颖。目前,示范园中德双方的项目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这一田间盛会,以期更好地展示项目组在上一季度中的工作成果,为两国农业专家及与会者提供沟通与交流的良好平台。届时欢迎全国各地的同行,以及项目合作方代表前来参加。

 1广场俯瞰.png

中德作物生产与农业技术示范园第三届“田间日”

一、项目背景

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探索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尤其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等问题。防止耕地进一步流失,维持或提高土壤肥力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一背景为中德两国在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密切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

2014年10月,中德两国总理共同签署并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明确在中德农业中心框架下建设中德农业现代化种植示范农场等双边合作项目。在中德两国农业部的领导下,德国驻华使馆牵头组成的德国专家团经过先后8次实地考察,最终将“中德作物生产与农业技术示范园”项目定址于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黄海分公司(以下简称:苏垦农发黄海分公司)。2015年3月,中德两国农业部部长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建设中德作物生产和农业技术示范园的意向联合声明》。2015年5月19日“中德作物生产与农业技术示范园”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项目的正式设立。

2签约仪式.png 

中德作物生产与农业技术示范园签约仪式

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中德作物生产与农业技术示范园”项目以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及因地制宜的耕作方法,促进中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项目目标。项目由德国GFA咨询公司统一协调,德国农业协会(DLG International)与AFC国际咨询有限公司(AFC Agriculture and Finance Consultants)联合执行。苏垦农发黄海分公司提供150公顷试验土地、农业生产投入、办公及培训场所、农机停放场地,以及相关人员支持等。德方提供农机设备与技术以及部分农业投入品,德国拜耳、巴斯夫、先正达、博田、科乐收、格立莫、豪狮、雷肯、奥禾、道依茨法尔及阿玛松等合作企业提供了项目所需的农机设备(20余台)、植保产品及相关技术支持。此外,德方选派两名德国专家常驻农场,并培养中方两名专家助理赴德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在此基础之上,项目每年组织中方人员赴德考察学习。

3最后合影.jpg 

4 CLAAS.png 

5豪狮小麦直播.png 

6博田田间播种小.jpg

7 合作伙伴.png 

二、当德国技术遇到中国粘土地

在项目前期调研阶段,苏垦农发黄海分公司的农业生产发展水平曾给德方考察团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德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能否完全适应黄海农场截然不同的土壤与气候条件,发挥最好效用,促进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摆在中德双方面前的一个共同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黄海农场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生产计划,双方就黄海农场的地理位置、气象条件、土壤特性、耕作方式、农艺措施、管理体制及农机装备水平等方面做了全面而深入的交流。针对黄海农场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例如:麦稻两熟轮作温光资源相对不足,夏秋生产适收、适耕、适播期短,土壤特性为盐碱重粘土,土壤板结严重,双方达成一致共识,将在农业生产耕作方式优化、种植品种结构调整、农艺农机技术推广,以及示范培训等方面,通过项目开展深入合作。

8.png 

三、项目核心任务

1、积极做好农田生产管理,发挥试验示范作用

项目通过引进精准生态农业技术与农机设备,结合黄海分公司农业生产实际,充分发挥双方优势,采用科学合理的作物布局、轮作模式、耕作流程,精准变量施肥方式、播种技术及植保技术,以切实提高土壤养分及储水、抗旱、保墒与排水降渍能力,减少种子、化肥、农药与人工用量,不断提高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推进精准生态农业发展,实现降本提质增效,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9、土壤剖面.png 

为进一步改良土壤,减少病虫草害,园区坚持按计划分阶段实施作物轮作种植。项目德方专家和农场中方人员共同制定生产计划,采用德方轮作理念,先后试验两种轮作模式。旱旱轮作:a.)小麦/大麦–玉米–鲜食豌豆–马铃薯/大豆;b.)鲜食豌豆–旱稻/大豆–油菜/小麦–玉米。水旱轮作:水稻-小麦-水稻-大麦。并计划在水旱轮作中进一步拓展冬季作物,如蔬菜/豌豆。

10轮作实验.png 

11轮作实验1.png 


2、组织项目园区培训活动

与高校、当地科研机构合作,对农场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真正掌握德方农业种植先进技术,熟练驾驶操作德方各类先进农机具,是项目的又一项重点工作。

12Thomas.png 

借助示范园的良好平台,项目先后邀请多位中德农业专家,分别围绕作物植保技术、土壤保护措施、整地作业注意事项、精准农业,以及拖拉机和收割机的驾驶操作等主题,就农机、农艺、土壤等不同领域开展系列技术交流培训会。理论讲座与实操实练相结合的形式,让参与培训的人员受益匪浅,大呼过瘾。项目第一期计划开展40余场培训,截至2017年12月,项目已累计开展培训30余场,累计受训人员超过2000人次。

13培训.png 


3、组织中德间互访考察

项目落地后,为增加对德国农业发展情况的了解,中方管理及技术人员先后多次赴德进行培训考察与学习,实地走访多家德国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商品交易合作社、农业培训机构和高校。2017年7月,德国Hochschule Anhalt农业大学著名教授Heiko Scholz一行12人到黄海农场考察交流,并详细了解了黄海米业的发展历史和经营现状。

14考察1.png 

“中德间的互访考察,不仅让双方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也让我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明晰了思路,坚定了发展信心”,项目中方负责人王亦勤表示,在同德方友好深入的交流中,项目中方人员对重点关注的培训教育体系、农场经营模式、合作方资质及德国与欧盟的各项农业政策等方面有了更为直观和全面的认识。每一次的互访交流,都有助于双方取长补短,为示范园以及黄海分公司的健康和持续运作,以及向更高层次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4、项目成果的公开分享

为了向公众更好地公开和分享项目最新进展情况与试验成果,示范园定期举办“田间日”活动和项目成果发布会,并建立了项目官方网站(www.huanghai-demopark.cn),及时发布相关重要信息。

15exhiset.jpg 

   

        四、“合作创新、成就未来”

        回顾项目第一期实施以来的两年时间,虽然遇到不少困难与挫折,但也取得了阶段性的初期成果,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为项目第二期夯实了基础。2018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示范园将继续探索新的轮作模式和适宜本地的作物,不断总结试验示范成功经验成果,积极组织园区活动,扩大项目影响力。

   

        苏垦农发董事长胡兆辉曾强调,“中德双方合力耕耘的这块试验田十分宝贵,希望中德双方将示范园项目打造成‘金名片’,并以此为重要基点,共同探索更多的农业合作途径,力求在更广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合作成果,为把本项目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农业示范园区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王亦勤、何彦平、张莉、秦海龙、胡华梦